
发布日期:2025-03-21 21:23 点击次数:54
极目新闻记者丁汀
通讯员邓盛强陈识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2025年3月21日,正值第25个世界睡眠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携手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栖息公益等单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教工活动中心,举办了“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世界睡眠日大型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睡眠健康的关注,普及科学的睡眠知识,帮助广大师生和市民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开幕式现场
活动当天,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团队为师生和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睡眠健康服务,包括睡眠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现场义诊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市民的积极参与。
“入睡困难”已成“00后”最大睡眠困扰
365站群活动现场,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障碍病区主任朱军红带来了题为“关爱睡眠,由心出发”的主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睡眠的重要性、常见的睡眠障碍及其危害,并分享了如何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来提升睡眠质量。
朱军红主任为师生带来“关爱睡眠,由心出发”主题讲座
他指出,《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近30%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59%的人存在睡眠困扰,包括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短等问题;超过50%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和上班族)在零点后入睡,有近20%的人入睡时间超过凌晨2点。“入睡困难”已成为“00后”最大的睡眠困扰,年轻人已成为熬夜主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刘陈陵表示,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学生改善睡眠质量。“学校每年从3月到5月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呼吁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其中睡眠健康是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学校还非常重视体育运动,鼓励学生通过夜跑、跑酷等活动来调节身体机能,提升睡眠质量。”刘陈陵介绍,学校还开展了亲近自然的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户外,放松身心。“亲近自然对改善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身心,拥有好睡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还与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睡眠问题和心理困扰。
科技助力睡眠监测,专家提醒不可过度依赖
活动现场,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小李(化名)。小李表示,自己平时睡眠质量较差,经常熬夜学习,导致白天精神不振。为了改善睡眠,他购买了一款智能手环来监测自己的睡眠情况。然而,他发现手环的数据并不总是准确,有时显示他深度睡眠时间很长,但他自己感觉并没有睡好。对此,朱军红主任表示,这类便携设备虽为现代人关注睡眠健康提供了便利,但其实际作用需理性看待。“睡眠手环通过心率、呼吸等参数推算睡眠结构,能够帮助用户初步了解睡眠时长、夜间觉醒次数等基础数据,尤其适合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进行日常自我监测。然而,过度依赖手环数据可能引发焦虑,反而不利于睡眠健康,因为‘睡眠是最不需要努力的事’,刻意追求数据达标可能破坏自然睡眠节律。”朱军红强调,对于长期存在失眠、白天嗜睡或疑似呼吸问题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系统评估。
义诊活动现场
此外,朱军红提醒,科技工具可作为健康管理的辅助手段,但需警惕“努力睡眠”的陷阱:若数据显示异常,应结合自身感受(如情绪状态、日间精力)综合判断,避免盲目依赖数据;若症状持续或矛盾突出,及时就医仍是解决睡眠问题的核心路径。“真正的睡眠健康需回归自然规律,减少睡前电子设备使用、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并在必要时借助专业医学诊断,方能实现‘轻松入眠’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