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健康港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心理灯塔 你的位置:活力健康港 > 心理灯塔 > 全面健康 和阳解凝法治疗肠道息肉

全面健康 和阳解凝法治疗肠道息肉

发布日期:2024-12-13 13:48    点击次数:109

肠道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术后容易复发且易发生癌变,临床症状及精神压力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中医药治疗肠道息肉有其独特的优势。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主任医师张菁临证十分注重人体的阳气,提出肠道息肉乃因阳虚阴凝,秉“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旨,运用和阳解凝之法治疗肠道息肉,收获良效。

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肠息肉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临床可有便血、腹泻、腹痛等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是在内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肠息肉的病因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息肉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胆汁反流、基因遗传、环境、吸烟、饮食习惯等相关,并提示肠息肉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具有很大关系。现代医学以手术摘除为主要手段,复发率高。中医学重视机体内环境的整体调节,内服、外治联合施治。张菁认为,肿瘤、结节、息肉、囊肿、斑块等的形成多与内环境,即“土壤”有关,因阳气不振,脾胃运化失司,“土壤”欠佳,污浊垢生。除草根留,极易复发,必温阳化浊、健运脾胃,固本清源。

张菁熟读经典,推崇仲景之说,潜方用药,法活机圆,“治病必求于本”,调和阴阳,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地当以日光明”,从阳气的生理病理论述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具有温煦机体、气化推动、卫外固密等功能,阳气不到之处,即湿浊阴凝之所,阳气耗伤,阴浊乃生,易生痰瘀之变,化生百病,故张菁从“阳和汤”之义拟和阳解凝之治则,温散寒凝,化痰祛瘀,软坚消积,阴消阳复。宗异病同治之旨,辨证论治属阳虚阴凝者,皆可用之。临床上延伸运用于胸阳不振所致扩张型心肌病、肺部结节,肝阳不振所致肝脓疡、肝内胆管结石,肾阳不振所致的输尿管结石、不孕症等,常随手而应。

笔者运用和阳解凝之法,临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狭窄、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等,常收意外之效。张菁谓:斑块亦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形成亦因痰凝瘀阻,运用和阳解凝之法治疗颈动脉斑块、下肢血管斑块亦应有效。

站群论坛

以下验案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治疗秉“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旨,拟定温阳散寒、涤痰祛浊、软坚散结之法,标本兼治,阳气得振,污浊得祛,病向而愈。

周某,男,54岁,2018年6月4日初诊。主诉:肠道多发息肉术后1个月。2018年5月体检发现肠道多发息肉,肠壁不光滑,予以手术切除,嘱半年后复查,无其他治疗,寻求中医调治。既往有脂肪肝病史。刻下:患者体型瘦削,面色淡白,倦怠嗜卧,忧郁多思,腿软无力,四肢不温,口苦纳差,嗳气反酸,便溏次频。素恣食肥甘,劳逸失当。舌体胖,质淡黯,苔白腻,脉细濡。

诊断:西医诊断为肠道息肉。中医诊断为肠覃(脾虚肝郁,痰浊瘀阻)。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治则:健脾疏肝,化痰祛瘀,兼温补脾肾。方用四君子汤、小柴胡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

处方: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枳壳10g,柴胡6g,黄芩6g,赤芍10g,黄芪15g,当归10g,麦芽15g,蜂房10g,浙贝母10g,瓦楞子15g,苏败酱15g,升麻10g,白花蛇舌草15g炒薏苡仁30g,菟丝子15g,巴戟天10g,附子6g,乌梅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日1剂。

11月27日二诊:患者11月初肠镜复查,提示息肉复发,手术切除。宗“阳化气,阴成形”之理,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阳解凝,四君子汤健运中州。

处方:炙麻黄10g,附子10g,细辛9g,鹿角12g,白芥子10g,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枳壳10g,柴胡6g,黄芩6g,赤芍10g,黄芪15g,当归10g,麦芽15g,蜂房10g,海藻15g,瓦楞子15g,苏败酱15g,炒薏苡仁30g,菟丝子15g,巴戟天10g,乌梅10g。5剂,水煎服,日1剂。

2020年7月15日三诊:2019年7月、2020年7月肠镜复查,肠壁光滑,未见息肉复发。纳馨腑畅,精神矍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取“丸者缓也”,予健脾丸、金匮肾气丸缓调,复方图治。

365站群VIP

按 “息肉”一词,最早记载于《灵枢·水胀》:“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化气,阴成形。”张景岳注:“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息肉乃阳气不充,脾胃虚弱,阴浊内生,水湿停滞,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物,故亦可属“积”之范畴。积聚由寒凝、气滞、血瘀、津停4个环节互为影响所致,其中,寒为祸首。病机概括为寒湿、痰瘀,阴疽的病机亦为寒湿、痰瘀,故治疗肠道息肉宗“异病同治”之旨,运用和阳解凝之治则,乃“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也。

本案患者嗜食膏粱厚味,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浊瘀阻;肾阳渐衰,阳气不振,阴浊无以化,痰瘀无以消,污浊积聚,息肉乃生。一诊从健脾疏肝、化痰祛瘀,兼温补脾肾入手,然阳气不充,温散力弱,疗效欠佳。二诊斟酌再三,依据“肠覃”形成的病因病机,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阳解凝,肺与大肠相表里,方中麻黄宣通肺气,外散表寒;附子力大气雄,温经助阳,鼓邪外出;细辛能够外解太阳之表,内散少阴之寒,既能够增强麻黄发汗解表的效果,又能够增强附子温经散寒的效果。麻黄、附子、细辛三药合用,补阳散阴兼施,能使外感寒邪从表散,内阴里寒为之散逐,达到助阳解表的疗效,合四君子汤健运中州。方中麻黄、鹿角、白芥子取阳和汤之意,鹿角为血肉有情之品,温补肾阳,活血散瘀;白芥子祛除皮里膜外之痰。诸药合用,共助温阳散结,阳回阴消,血脉宣通,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肠镜复查息肉未再发作。三诊遵丸者缓也,予健脾丸、金匮肾气丸,复方图治,以防复发。(梁会凤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陈春凤 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活力健康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