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健康港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活力港湾 你的位置:活力健康港 > 活力港湾 > 运动引导 少林武穆八段锦,据说为岳飞所传!(下)

运动引导 少林武穆八段锦,据说为岳飞所传!(下)

发布日期:2025-03-18 13:51    点击次数:174

五、摇头摆尾灭心火

【练法】

1.正身直立,两手臂垂于体侧(图44)。

图片

2.左脚向左摆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桩,头正身直,两手按在大腿上面,虎口向里,大拇指在大腿外侧(图45)。

3.马步桩不变,以腰为支点,上体徐徐向左侧偏身,使头部左侧约与地面平行(图46)。

图片

4.接着,头和上体由左向后向右旋转,仰头(图47)。

图片

5.继向右侧偏身,至头部右侧约与地面平行(图48)。

6.动作不停,上体和头部自右侧向前转,并俯身下躬。头转至裆前方时,面部向地面,两腿马步不变(图49)。

上述动作为逆时针方向摇转。接下来就练习顺时针方向摇转,与逆时针练法相同,唯摇转方向相反。顺、逆方向摇转各几次后,进入下势。

7.抬起两手,用掌心劳宫穴按贴两耳孔,双手十指抱住玉枕及风池穴,两腿略立起,上体从臀部起开始旋转摇动,使体成螺旋形运动,直至头顶。先逆时针方向,再练习顺时针(图50、51)。

图片

站群论坛

8.按上述方法反复练习几遍之后,立正收势(图52)。

图片

【功用】

这段动作是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的内外调节和锻炼都有良好作用。但歌诀中强调可去心火,是指摇头摆臀,摇动躯干,可导引血脉,顺气去滞,调整抑郁、憋闷、烦躁、不安诸证。

六、折身攀足壮肾腰

【练法】

1.正身直立,两手臂自然垂于体侧(图53)。

图片

2.两手向腰后收,右手握拳,拳心向外,拳眼向上,左手握住右腕,贴于后腰,以命门穴为位置参照。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图54)。

3.上体后仰,挺胸舒腹,面部朝天(图55)。

图片

4.略停片刻,接着上身前俯,双膝伸直,上体前屈,左手变拳与右拳一起前落,双肘伸开,拳面触地,拳心向里,拳背向外(图56)。

5.略停片刻,双拳变掌,抱住脚后跟,虎口向下,拇指按住外踝关节处(图57)。

图片

6.两手抱住脚跟不松,脚尖用力,使两足跟外摆,脚尖相对,成内八字(图58)。

7.松手,掌内划,按于两脚背上,指尖朝脚趾方向(图59)。

图片

8.挺腰,立起上身,足跟收并,两掌同时经体两侧上举,掌心向上,指尖略向后,仰面目视两掌背(图60)。

9.略停一会后,两掌向左右两侧下落并后收,掌背贴于腰间左右肾俞穴部位(大概位置)(图61)。

图片

10.静立一会后,双手下落向身体两旁,正身,正头颈,收势。反复练习(图62)。

【功用】

1.这一段动作,既有前俯,又有后仰,同时伸展两臂,可充分锻炼腰背肌筋,对增强腰腹力及臂力皆有良好作用。

2.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腰肌、腰椎骨骼和重要神经,而且保护着内脏重要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腰部运动,实际上也包括腹部及腹部所包括的各种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运动。

七、冲拳怒目增力气

【练法】

1.正身直立,两手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两目平视(图63)。

图片

2.左脚旁开一步,沉身下蹲成马步桩,两手抱拳于腰际,拳心向上,拳眼向外,头正项直(图64)。

3.左拳向前用力冲出,拳心向下,拳面向前,拳高与肩平,牙关咬紧,两眼猛然瞪起,怒视左拳(图65)。

图片

4.左拳收腰,同时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拳面向前,二目怒视右拳(图66)。

5.右拳收腰,同时左拳向左侧方平拳冲出,拳面向左,拳心向下,高与肩平,头左转,二目怒视左拳(图67)。

图片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6.左拳收腰,同时右拳朝右侧方平拳冲出,拳面向右,拳心向下,头右转,二目怒视右拳(图68)。

上述动作为一遍,习者可根据自己体力确定练习遍数。

7.右拳收腰后,左脚里收成并步,直身正立,两拳变掌,自然垂放身侧(图69、70)。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冲拳时吐气,收拳时吸气:眼随拳动,怒目而视。

【功用】

1.这段动作要求拳头紧攥,全身用力,聚精会神,瞪眼怒目,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激发兴奋,加强气血的运行,长期如此锻炼,会促进肌肉发达,逐渐增强体力。

2.值得注意的是“怒目”,怒目在一般养生功夫中是没有的,但实践证明,怒目有助于增强攥拳的气力,也是发力的表现,并刺激、活动、增强眼肌,有助于提高视力。

八、马背颠簸起俯仰

【练法】

1.正身直立,两手臂自然垂于体侧(图71)。

图片

2.两手收于腰背之后,右手握拳,拳眼向上,拳心向后,左手握住右腕,左手背约贴于腰间的命门穴部位(图72)。

3.两足跟缓缓提起,头向上顶(图73)。

图片

4.脚跟猛然下落,但不可触地,使全身有猛然抖动之感,同时呼气(图74)。

如此一起一落练习多次后,进入下势。

5.左脚旁开一步,开裆而立,两脚距离略宽于肩,接着,两手从腰后收至腹前成掌背相贴、掌指朝下,再经裆前向地面下伸,同时,俯身下躬,两足跟随之缓缓抬悬,两膝挺直(图75)。

图片

6.立起上身,两手提至胸前,再向左右肩侧上方翻掌,掌心向上,指尖向外,拇指向后,屈肘立于左右侧,似托物一般,同时,略屈两膝,两脚前掌弹性撑地,足跟向里相对(图76)。

图片

7.伸膝,臀往后提,两手向前、向下、向后画弧后,再翻成反臂状,掌心向上,指尖向前上,两臂如展翅飞翔状,同时,上体前躬,两膝挺直,两足跟分别向外(图77)。

图片

继两手收至腹前成掌背相贴,沿裆前下伸如图75,继重复图76、77动作,循环几遍后即可收势。

8.两足跟下落并拢,正身直立,两手收落体侧(图78)。

此组动作,有如坐于马背之上,马奔跑起来时,人在马背之上受到颠簸,前俯后仰。

【功用】

1.提踵颠足,内可以按摩五脏六腑,外可以舒缓筋骨,有谚语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所以这一势有“消百病”的功效。

2.这段动作与两手托天动作正好相反,托天动作是要把全身伸展拉开,而这段动作是要使全身各器官、各系统受到轻微震动而复位,用中医针灸的术语来说,这是一开一合,非常完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活力健康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