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1-24 14:48 点击次数:66
图片
365站群大家好,我是中医尚主任,胆结石的形成,通常与体内湿热有关。湿热阻塞肝胆经络,导致肝气郁结和气机运行不畅。因此,常常会右胁疼痛、食后腹胀嗳气、恶心等不适症状。图片
病例分享前一阵有一位患者,她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经常出现腹胀、上腹不适、持续性疼痛等症状,有时还会放射到右肩胛区,并伴有恶心等症状。特别是在饱餐或食用油腻食物后,这些症状都会加剧。检查结果显示,她患有泥沙样结石,范围相对较大。综合她的情况,辩证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治疗原则以疏肝理气、通利湿热为主,结合了一些化石溶石的药物。我为她采用了大柴胡汤加味,并配合了穴位疗法。图片
今天,我将这套方法分享给大家。只需抽出一些时间,坚持一段时间,既能帮助排石,还能缓解胆结石引起的多种不适。第一个穴位是神阙穴,也就是我们的肚脐眼。图片
用手掌覆盖在神阙穴周围顺时针推揉20次,可以调整肝胆脾胃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配合期门穴和章门穴。这两个穴位都是肝经在胁部的重要穴位,它们就像能量的枢纽,将人体的阳气分布到各个脏腑。图片
同时,肝胆脾胃相互配合,有助于消化吸收,减轻结石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期门穴主要位于胁部,是肝经的募穴。刺激这个穴位有助于缓解肝气郁结的情况,促进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从而缓解胆结石引起的胁部胀满疼痛等症状。章门穴则位于胁部内侧,是脾经的募穴。通过刺激这个穴位,也有助于调和肝胆脾胃的功能。图片
第三个穴位是胆俞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背俞穴,位于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这个穴位可以直接调节胆的功能,是胆经气血输注的关键部位,有助于排除胆汁中的渣质。如果我们患有胆结石,刺激胆俞穴有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从而有利于结石的顺利排出。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6天为一个小疗程,休息一天后再继续。在我的指导下,经过两个半月的治疗,患者去医院复诊检查,结果显示泥沙样胆结石已经排出去一部分了,患者现在还在进一步治疗中。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